背景报告的编制是域名行业发展的需要。 这是对域名行业发展状况的首次全面刻画。域名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事关发展和安全。推进网络强国战略,需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和反映域名行业发展态势。报告的编制凝聚了域名行业各方的集体智慧,是社会各界合作的成果。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给予指导:主管部门领导给予鼓励支持。域名从业者积极贡献人力和数据:20多家机构联合编制,群策群力。研究机构及合作伙伴全力支持:ICANN北京合作中心协编,专家顾问精心指导。报告的编制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建设政府智库和行业平台的重要工作,为引导域名和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对制定域名产业政策、规范域名管理、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行业的健康发展。报告整体结构为四部分十章。全球域名产业发展情况。中国域名产业发展情况。一、域名产业现状。中国新通用顶级域名发展情况。中国域名应用现状。全球域名政策环境。二、域名政策环境。国内域名行业管理报告。技术标准。三、域名技术。技术创新。域名安全现状。四、域名安全。域名安全防护。目录。域名产业现状二、域名政策环境三、域名技术四、 域名安全 全球域名注册量保持快速增长,美国领先 全球及.COM/.NET域名注册量变化情况 • 域名注册量保持快速增长 总体 350 30% – .COM/.NET规模领先,但增速低于总体水平 300 25% – 国家顶级域名增长迅速,是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250 200 20% – 新通用顶级域名成为新增长动力 150 15% – 2015年域名注册收入约24.1亿美元 10% 100 • 美国领先全球 50 5% – gTLD和新通用顶级域名注册机构数量最多 00% – 注册数量最多的注册机构( ) – 注册机构占全球所有域名的约80% .com/.net 所有域名增长率 .com/.net增长率 数据来源:,由中国信通院整理 – gTLD注册市场规模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gTLD注册地域分布。 ICANN认证注册商地域分布。 4 数据来源:ICANN、中国信通院整理。 全球域名交易平稳增长,美国领跑。 全球域名交易价格指数(IDNX) • 域名交易市场平稳增长。 100 – 从全球长期来看,域名交易整体并未出现过热现象。
除2007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导致的下跌外,域名交易价格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域名交易价格指数(0IDNX)与100指数基本同步走势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9 1 5 9 1 5 9 1 5 9 1 5 9 1 5 9 1 5 9 1 5 9 1 5 9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域名交易处于合理区间,市场价格总体平稳 ...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IDNX数据来源:IDNX,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整理域名交易价格统计不同价格区间域名数量总计•高价域名价格区间大幅提升年份最高价最低价=100 50 100 10 50.1百万~十万~亿——多年来高价域名的成交价格大多在10万至50万美元之间。 2011年 2,600,000 74、——优质域名资源愈发稀缺,资本助力推高价格。 2012年 2,450,000 65、水涨船高:2012年为转折点;从2013年开始,最高和最低成交价逐步提升;2014年,价格超过100万美元的域名多达11个; 2014 6,784,000 64,499 2015年最高和最低交易价均为近五年来最高,超过10万美元的域名接近90%5 数据来源:DN,中国信通院整理 中国域名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总量规模相当可观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域名市场 中国域名及相关产业规模已达220亿 中国已成为全球市场增长极: 截至2015年12月31日,2015年中国域名市场直接交易额约20亿元人民币
应用及域名注册数量合计3601.9万个(不含港澳台),占全球以保护性注册为目的的域名注册数量的11.6%,是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域名注册市场,总交易额不低于20亿元。n 2015年新增注册域名数量不低于2000万个。2015年域名带动的互联网服务业规模.CN和.COM继续位居前两位。.CN是注册数量最多的国家顶级域名;.COM贡献了62%的增量。域名主要用于网站等互联网服务,因此将带动网站建设、空间、邮箱、IP地址等互联网基础服务62%的增量。n 注册市场集中度较高:从注册量来看,CNNIC网络服务合计规模超过80%; TOP5注册商占据75%左右的市场份额。我国顶级域名注册量分布。我国gTLD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市场规模分布。1.9%。.CN域名直接带动域名的产生。 1.9% 万网 2.4% 2.4% .COM .COM 易名中国 易名中国 域名价值(亿元) 5.3% 产值(亿元) 5.3% .NET .NET25.1% 25.1% 西部数据 西部数据 .TOP .TOP 新网 .新网服务 二级市场 .XYZ .XYZ 爱名网 .XYZ 爱名网 .WIN .WIN 服务 行业规模 45.4% 4.8% 4.8% 市场直接消费金额 .WANG .WANG .WIN .WIN .ORG 阿里云 阿里云 36.2% .REN 亿元 36.2% .REN18.9% 18.9% 上海美城 上海美城 . 9.9% 9.9% . 35 互联网 35 互联网 其他 其他 13.5.5% 其他 其他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 数据来源:ICANN、CNNIC、New gTLDs 中国一枝独秀,中文域名迎来发展机遇 n 中国新通用顶级域注册规模领先 n 中文域名发展迎来新机遇 Ø 新通用顶级域注册量占全球份额超过40%,且 Ø 中文域名在体现中国文化、企业文化、品牌传播等方面十分便捷,仍然是其他任何互联网接入形式无法替代的 Ø 贡献了全球新通用顶级域增量的46% Ø 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共同推动中文域名应用发展,改善中文域名发展环境 供给拉动需求驱动中文域名 Ø 2012年,ICANN开放新通用顶级域项目,再次 Ø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通用顶级域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在业务创新方面激发了整个域名行业对中文域名的热情互联网市场,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和试验。首轮申请中,互联网上中国顶级域名汉字申请数量为70个。截至2015年底,有新通用顶级域名潜在需求的域名申请数量为42个。新通用顶级域名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已经出现,覆盖了从写入根区到正式运营的所有服务。Ø 国内已有部分机构申请了拼音域名,如“.WANG”、“.XIN”、“..”等,可以称之为泛中文域名将逐渐涌现。域名潜在需求巨大,中文顶级域名潜在需求巨大。Ø 国内已有部分机构申请了拼音域名,如“.WANG”、“.XIN”、“..”等,可以称之为泛中文域名将逐渐涌现。中文域名应用水平较低且地区不均衡,顶级域名分布高度集中。 n 中文域名使用率低,区域发展不平衡。n 用于网站建设的域名具有顶级域名集中分布的特点。Ø 域名使用率低:网站数与域名总数的比例约为1:7,即用于网站建设的域名仅占总数的15.6%。;中国网站注册使用的561.7万个独立域名中,顶级域名414个,较2014年增加112个,其中注册多以“.CN”、“.COM”、“.NET”域名为主,沿用我国传统的注册、交易、网站建设服务等商业模式,在域名品牌保护、域名解析、安全服务等领域缺乏特色化运营,占独立域名总数的94.3%。
Ø 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n“.COM”域名使用最多:“.COM”达到350万个,使用率超过30%;其次是“.CN”和“.NET”域名。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多,中西部地区少,分别为146.9万个和33万个,2014年12月分别增加54.1万个、17.4万个和3.8万个。中国网站独立顶级域名总数及中国网站注册和使用各类顶级域名占比8来源:备案管理系统,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整理中国域名投资与交易火爆,创新有待规范域名投资与交易受关注,金融属性增强。 暴涨之后进入调整期,亟待规范。n中国域名二级市场保持相对活跃,金融属性增强。Ø投资交易市场规模有限,火爆市场受到全球关注。Ø域名投资特点:“投入小、门槛低、持有成本高”Ø体现了市场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乐观态度,但业内普遍认为市场存在泡沫。Ø创新模式不断涌现:金融工具引入域名交易,域名交易手段多样化,对域名交易市场发展进行了新的探索。n域名发展重心转向二级市场n域名交易发生诸多变化:Ø投资注册,交易活跃:大量新注册域名属于投资性n投资模式:由单一域名的“价值投资”走向“大众投资”。
Ø 推动交易平台活跃发展:重组并购、新平台涌现,n 投资群体:从少数“先见之明”和部分“有远见”的注册商到草根群体。Ø 二级市场不成熟:波动剧烈,竞争无序,应用基础薄弱n 投资平台:从传统交易平台到多元化交易平台n 投资标的:从传统顶级域名到传统顶级域名和新顶级域名并举n 待规范的市场:向新顶级域名转型Ø 合规交易的基础:避免无证顶级域名入市、虚假广告等问题Ø 确保资金安全:需建立机制和制度确保交易平台积累的资金安全,防止“挤兑”Ø 防止风险扩散:建立必要的监管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控制不正当竞争或避免风险扩散9 目录一、域名行业现状二、域名政策环境三、域名技术四、 域名安全 全球互联网域名管理分级,不同利益集团协商制定政策 • 顶级域名需要经过ICANN核准后才能提供全球解析。 • ICANN对gTLD注册管理机构和注册商进行授权或认证,并通过与注册管理机构和注册商签订合同确保合规。 • ccTLD由国家和地区政府管理和运营,ICANN提供全球解析。
• 国家/地区 互联网行业 2016年10月1日,美国政府主管部门依据国内法律法规,将域名系统根区文件的管理权移交给全球多利益相关方社区,不再发挥直接监管作用。 对域名注册和使用的管理。由ICANN负责制定政策和监督。 • 商标保护、争议解决、设立子公司承担IANA职责等 第三方提供的服务可以日常运营。域名社区更关注ICANN对根区管理服务的完善、透明度和问责制的增强。 11 中国互联网域名管理以牌照发放为中心,形成部、省两级管理机制。 • 牌照发放管理是国内域名管理的核心制度。 域名管理机构——域名从业人员在中国提供服务,除遵守全球域名管理体系的规定外,还需依法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 - 中国境内对互联网根服务器(含镜像)业务、域名注册管理代理业务、域名注册服务代理业务实行许可管理,并继续向外资开放。 省、自治区、直辖市 - 法律依据:通信管理局 • 《中国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原第30号),正在修订中,预计2017年正式发布; 行业管理许可审批 • 《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4]27号),域名注册服务机构许可审批 域名注册管理机构 • 递归域名解析已纳入《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开放许可应用 • 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两级管理机制认证——遵循促进产业发展、保护用户权益、促进公平竞争、保障网络安全的管理路径,参考国际域名管理制度,形成“域名管理机构-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模式。 部管理互联网根服务器(含镜像)业务和域名注册管理代理业务许可,省管理域名注册服务代理业务许可登记协议 – 明确监管底线,逐步推行域名注册实名制,完善域名市场事前、中期、事后管理,促进域名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指导原则下,践行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包容性治理 12 目录 一、域名行业现状 二、域名政策环境 三、域名技术 四、域名安全性能优化难有重大突破,IETF着力推动三大重点方向DNS功能自适应扩展 n 随着互联网应用环境的不断演进,DNS作为重要的基础服务,需要自适应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其在整个互联网安全稳定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因此,自适应性扩展DNS功能是当前IETF推进DNS相关标准的重点。支持国际化加强安全功能、域名扩展、IETF标准保障、IETF关键标准推广、性能优化、应对复杂n由于DNS基础协议经过几十年实际应用环境检验,已经非常成熟稳定,对其性能的优化只是边缘补丁,并非主流14.域名技术创新不断涌现,积极探索新的应用领域随着基础技术的日益成熟,域名领域的技术创新逐渐转向域名应用领域。域名技术创新方向n扩大顶级域名(包括ccTLD和gTLD)使用的字符形式,推动新顶级域名的普遍应用,已经成为域名行业的共识和一致的努力方向n1.国际化域名n中文域名是主要代表,中文邮件已被IETF接受为国际标准n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带区DNS CDN技术( )提供n3.区块链技术提供分布式域名系统,采用全新的、独立的区块链n4.DNS隐私保护技术提供,从而提供安全的域名服务。n5.DANE技术简介分布式社区基于区块链技术提供一系列n6.去中心化解析架构创新域名系统去中心化服务,包括去中心化域名寻址、数据存储、身份认证等。其中,基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提供虚拟的区块链处理层,以支持去中心化的DNS协议nMIT提出、ONS(Name)Kahn牵头建立的美国国家创新研究所(CNRI)提出的各对象技术。
主要用于数字对象命名、EPC标识,目前有研究希望利用ONS进行工业互联标识系统参考设计。15目录一、域名行业现状二、域名政策环境三、域名技术四、域名安全我国重要域名系统存在较多安全隐患,递归解析服务问题突出。我国二级及以下域名服务的安全状况普遍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递归解析服务主要安全问题包括:•服务不够稳定,前几年出现过大面积瘫痪•抽样调查发现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网站域名60%以上存在域名系统安全问题,仅17%的域名系统状况良好•重视程度不够,未大规模部署,存在普遍存在的解析劫持问题,将用户引导至危险或潜在危险区域。 重要域名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种结果页面或服务中:•严重依赖海外开源解析软件系统,使用海外开源软件的比例高达52.6%;重要域名解析服务缺乏必要的冗余备份机制,近八成域名解析服务拥有的解析服务器不足3台,且半数以上位于同一网段;大型互联网公司开始布局递归DNS服务市场,网络运营商也在考虑逐步整合,提供统一的域名解析服务•重要域名解析服务与其他服务的安全隔离性较差,11.87%的服务商希望借此控制上网入口,并已为该服务启用递归解析;来源。
随着此类公共递归解析服务覆盖的用户规模越来越大,其带来的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对IPv6的支持率不足3。 域名系统面临DDoS等严重攻击,安全防护技术被分类应对。 nDNS系统面临非常严重的安全威胁。 域名安全防护技术 n 开放、庞大、复杂的特点,以及设计之初对安全性考虑不够。 n 使用X.509证书扩展传输IP路由源信息 n 近年来针对DNS的攻击破坏越来越频繁,影响越来越大。 n 资源公开的秘密,用于保证互联网号码资源(IP地址、关键基础设施AS号)分配信息的真实性,间接增强DNS安全性 n针对DNS的DDoS攻击 Ø 按攻击发起者分类 通常通过判断DNS请求流量阈值的方法来识别主机,然后采用多种专业方法应对。 n DNS系统DDoS需要 ü 模拟工具。 各域名解析服务机构不断扩大节点部署范围,Ø 按攻击特征进行分类,进行攻击识别与防护,分流攻击流量,提升域名整体抗攻击能力ü 洪水攻击能力,建立相应灾难应急机制,资源消耗攻击通常基于对各类协议异常和攻击行为的精准识别采取针对性措施,专业漏洞综合n 缓存污染库可降低误报威胁n DNS信息劫持n DNS协议异常防范n DNS重定向防护及漏洞防护机构,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目前,所有根服务器均已部署完毕。截至2015年底,存在系统漏洞的顶级域名服务器部署率已达80.3%。 18 结语: 首次由各方参与,共同全面刻画域名行业发展历程 ( )Inc. Key-LLC 广州时代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GRS Ltd. Nom-IQ dba Com Laude 行业发展报告是社区合作、集体智慧的结晶 IP Pte Ltd TLD LTD. 政府部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ICANN北京合作中心 19 在此,向编委会全体成员、专家顾问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政府部门的指导!感谢专家顾问的建议!感谢合作伙伴的支持!感谢技术支持单位和行业组织的辛勤付出!感谢编写团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感谢社区的鼓励和帮助!期待新的一年更加美好! 20
扫一扫在手机端查看
我们凭借多年的网站建设经验,坚持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网络营销化”为宗旨,累计为4000多家客户提供品质建站服务,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如果您有网站建设、网站改版、域名注册、主机空间、手机网站建设、网站备案等方面的需求,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13761152229,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