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2024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有个咳嗽的病人,久治多方,看药方,初用散寒清肺,或用降气化痰,平肝止咳,或用健脾化津,温中止咳,或用滋阴润燥,固肺补金,皆无效。补中益气汤(党参12克、黄芪12克、白术9克、陈皮4.5克、当归6克、炙升麻、蜜柴胡各4.5克、甘草6克、大枣3枚、生姜2片)加麦冬12克、五味子6克、罂粟壳9克,分两剂服用。当天服一剂,晚上服第二剂后,竟安然入睡。次日服两剂,咳嗽消失。机理:老年人长期咳嗽怯喘,痰少而稀,夜间尤为明显,总有少许汗出。此症久咳不愈,肺脾气虚,阴液亏虚,以甘寒益气,加少许稻壳润肺,标本兼顾。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根据《内经》“温补则劳”“益伤则伤”的原则开出的甘温补药。本方以黄芪为主,人参、草为辅,白术健脾,当归养血,陈皮理气,皆为佐药;以升麻、柴胡为使,引黄芪、甘草甘温之气上行,养卫固表。总之,补中益气汤的作用就是调和脾胃,升阳益气。主要用于清阳下陷诸症,如发热汗出,头痛恶寒,懒惰,味觉减退,口渴喜热饮,四肢倦怠,不耐劳作,气短,脱肛,子宫脱垂。脉沉弱或浮弱均可。后世对补中益气汤的应用有了广泛的发展。一般来说,若以体虚为主,或有或无实邪,可加减此方,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仅将补中益气汤加味应用的一些方法叙述如下:

补中益气汤加羌火、防风、蔓荆子、川芎,专治内伤发热,或里寒外虚。症见发热,时有时无,微汗,汗出至项下,食欲不振。可用补中益气汤加羌火、防风;头痛重者,可加蔓荆子、川芎。若兼有腹泻,发热不退,可加附子。此为里虚,用发汗下注,可延缓病程。

补中益气汤加干姜五味子,用于内伤久咳,症见潮热,微汗,咳嗽痰稀,食欲不振,属气虚痰多所致,不必治痰咳,气足则病自愈。

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主治脾肺气虚,或心肺气阴两虚,畏寒肢倦,自咳、惊悸等症。此方有生脉散加补中益气汤之义。如上文方师治一例气虚阴亏型久咳,自此方用之,每遇此类症状,皆有疗效。

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茯苓,可治疗脾不升,气血不养所致的气虚臂痛,身乏力,痰多头晕,身如虫鸣等症。

补中益气汤加栀子。此方以补中益气汤益气去阴火,加栀子清三焦之火,主治体虚乏力,中气亏损,肝火上亢,证见气虚腹胀,口苦口涩,心烦易怒,或口舌生疮。

补中益气汤加黄柏。李东元对于暴饮暴食引起的乏力、口干咽干的患者,加葛根;对于肾水不足的患者,加黄柏,以救肾水,泄阴火。或若心烦不宁,加地黄以补肾水。对于气虚肾下垂、血尿或慢性肾盂炎久治不愈的患者,均有一定疗效。

用补中益气汤加倍人参、黄芪,治气虚下陷。

补中益气汤加减半夏、木香,主要用于胸痛、腹痛,左关脉弦,脾虚肝逆证。

补中益气汤加减,用于治疗阳虚寒证的身冷肢冷,心悸自汗,脉浮强而按之无力,或脉沉细而停等症。

补中益气汤以柴胡、黄柏、栀子、茯苓、木通为主要药物,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气虚,膀胱湿热不清等症。

补中益气汤与丸剂配伍:

凡吃喝之后感觉倦怠,夜不能寐,心烦意乱者,可服用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

凡饮食过度,劳累忧虑,伤及心脾者,可服用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凡气虚、纳呆、口渴者,可服用香砂六君丸。

凡元气不足,脾胃虚弱,食后腹胀者,可服用附子理中丸。

中气不足,气病不能疏泄,大便秘结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

气虚肾弱者,腰腿无力,可服用健补护膝丸。

若脾虚肝旺,可用左金丸。

香连丸用于脾胃虚寒,食少泻痢等症。

脾胃虚弱、月经不调者可服用逍遥丸等。

李东垣创制了补中益气汤,他在《内外伤辨证说》中谈到此方用意:此方治“脾胃虚寒,因暴饮劳累,心火亢盛,乘土位,则肺气受邪”,并说:“温热能消重热,苦寒药严禁,以通胃土耳,今补中益气汤立方也。”东垣还论述了四时用药的加减,值得我们深思和效仿,在临床上有实用价值。明代薛佶继承了李氏的学识,在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内伤证方面达到了更为精湛的水平,从他的医案中可见一斑。 《薛氏医案》曾记载:“我喜坐书,久读则倦,须用补中益气麦冬、五味、少许酒煎黑黄柏,方可神清气爽。不然夜里睡不多,脚酸热。久睡不着,双腿亦热,腿中筋脉似有收缩,致使双腿频频左右摆动,辗转反侧,极度疲倦方能入睡。此为劳累伤气,阴火乘虚而入也。”丁酉,五十一岁,齿间有物塞,肿胀不适,甚至口舌生疮,晚间加重,若久睡,或服上述药物,则有所好转。辛丑时,五十五岁,齿间有肿痛白天服补中益气一剂,晚上入睡。任阴内有内困变化,虽然白天服了以上剂量,但晚上齿间有肿胀,每日午前牙齿四肢稍有好转,下午仍肿痛。由此可见气血日渐衰微。”可见薛继对补中益气汤的应用,有着很深的体会。

补中益气汤-玄虎先生

补中益气汤是大法,临床上经常用到。我个人认为,补中益气汤证的典型症状是病人说呼吸困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虽然很难找到典型病例,但在临床上确实不少见。我曾治疗过一位女性患者,50多岁,主诉呼吸困难,心悸气短,舌质淡,中前部有裂纹,脉沉弱。我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服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毕竟是重虚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后来病人又来找我,说药方丢了,我还是把原方给她,让她熬几剂汤药,再买补中益气丸、生脉口服液常服。

还有典型症状,就是气虚发热的病人,也见上述舌脉,且劳累后发热加重。这里我所说的发热是主观症状,没碰到过体温升高的病人,所以不敢强行解释。近期我治疗一例胃脘胀痛,发热,劳累后加重,有反酸症状的病人,见上述典型舌脉,但左关脉沉细微弦,我给他开补中益气汤,不加白术,加白芍左金丸,干姜,服2剂后发热、胃脘胀痛、反酸均减轻。因乌玉难吃,大便稍不舒服,去掉乌玉,加蒲公英。这个病人初诊确实是典型的补中益气汤证,但考虑到长期患病,有气伤阳之侧,潜阳丹也可能有效。但估计不管补中益气汤还是潜阳丹,都只用几剂,后期可能出现血虚阴伤,但“气血并重,先养气后养血,阴阳并重,先养阳后养阴”,先补气阳是合理的,控制程度就看临床掌握了。

我对补中益气汤治疗气不藏血的最早印象,是在读书时看到四川唐宗海后裔的一个药方。病人倦怠乏力,面色晦暗,经期持续近半月,血流不止,方药为补中益气汤加仙鹤草、袍姜、血玉炭。后来,气不藏血,血流不止,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成了常识。我曾治疗过一位痔疮的女病人,她因出血量大,不敢开刀,找我做中医治疗,病人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用补中益气汤加仙鹤草、袍姜、血玉炭,治血瘀。病人共服3剂,服2剂后血止。后来嘱咐他定期服用补中益气汤、归脾丸随访,至今未复发。痔疮是静脉曲张引起的,如果出现典型的补中益气汤舌脉象,就要养身,活血化瘀是没有用的,乱用湿热之药,危害更大。对于有补中益气汤证的痔疮,此方疗效很好,有的可以连用十几年二十年。对于气虚引起的崩漏、气虚引起的上半身出血,也非常有效。总之,对于任何气不藏血,不管是上半身还是下半身,效果都很好。

很多脂溢性皮炎的病例,可以考虑是气不能纳精(这里指精微物质),脉象往往沉细,舌质淡。补中益气汤加捣曲平胃散有效。此法最早学自著名中医皮肤病学家钟以泽先生,他常用玉屏风加味,以固表固卫。我顺应他的思路,用了补中益气汤,效果更加显著。还有很多慢性湿疹,属于气虚、脾虚的,此方效果显著,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发现很多慢性皮肤病,如果看到补中益气汤的典型舌脉象,效果就不错。按其原理,黄芪固表扶卫,人参、白术、草补中气,升、柴外渗,陈皮理气,当归补血活血,与气虚型慢性皮肤病的治疗思路完全一致。我曾经治疗过一个肢端皮炎、手痒、额头脂溢性皮炎的病人,服此方一剂后,痒感减轻。此方若与局部方剂消风散配合,确实可以治疗多种慢性皮肤病。

此方治疗气虚感冒,效果比玉屏风散好,可以加紫苏叶、荆芥,但治​​疗反复感冒,大部分用玉屏风散的人,可以用此方代替,可以叫病人吃补中益气丸三个月,坚持下去,效果很好。

如果气虚精不能上行,这个方子很有效。比如你头晕耳鸣,如果感冒或者没有明显感冒症状但考虑是外寒引起的,更容易导致头晕耳鸣加重,脉沉不浮。这个方子加了川芎、葛根,如果确定没有外感,可以用原方,也可以常服丸剂。

下肢静脉曲张一般需要滋补抬举,稍加养血活血的药,如鸡血藤、丹参等,还有川芎、怀牛膝等下行至患处的药。静脉曲张性湿疹可以加小蛇、地肤子、白藓皮、蝉衣、僵蚕等止痒之品,稍加丝瓜络、陈皮、蜈蚣等通络洗剂,外用止痒洗剂,但见效很慢,一个月才能见效,如果患者不能坚持,就很难治愈。

在补中益气汤中我常用干姜代替陈皮,大概是因为陈皮有耗气之弊,而虚寒的人用干姜温中护中是很好的。合适不合适,大家可以发表意见。比如舌苔厚,就要加砂仁、白术芳香化,或加淡利尿,化热者可用升阳益胃汤加减。临床观察,寒湿重者,补中益气效果不如砂仁、理中加五苓。东原用治湿下,举是大法,黄芪好像不合适。老医认为此药嚼在口中,初味甘,末味微涩,涩味治湿不利,似有道理。之前看过一个临床报道,烟台某医院用黄芪颗粒治疗高血压,结果有的患者血压反而升高了,最后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原本的病历都是舌象油腻,但是服用黄芪颗粒之后,很多舌苔都变黄变腻了。

此方功效多,临床常用。有些不典型的治疗方法我现在记不清了,可能遗漏了很多。另一方面,很多疾病我可能没遇到过,所以记录有限。我只是在这里抛出一些想法,希望有识之士可以补充。

附录:从调中益气汤开始

——玄虎先生

1. 来源

调中益气汤出自李杲《脾胃论》卷。由升麻二分、柴胡二分、黄芪一钱、人参五分、白术五分、陈皮二分、木香一分或二分、甘草五分组成。具有补气健脾、和中祛湿的功效。主要用于胃肠虚弱,湿阻气滞,腹胀,食欲不振,体倦乏力,腹泻,四肢酸痛等症。以上用量为一次用量。董源在此方下注明“以上诸方……一剂服”。以上一次用量不足7克。董园的思路是:脾胃虚弱的人,运化能力有限,必须服用小剂量才有效;如果大剂量服用,又会妨碍脾胃的消化,但欲速则不达其效。赵少钦、李汉卿、朱锦忠等近代学者深谙此理,善于用小剂量的药物治病,他们就是懂得董园的人。我曾给一个病人开升阳益胃汤,就是董园开的,治肺脾胃虚弱。服用常规剂量,胸腹不适,改成两天一剂,就有效了。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名医的经验并没有欺骗我。

2. 理解

之所以选取董源调中益气汤作为题目,主要是因为以前学习董源著作时,有些地方理解不了,而使用此方,使我对董源的学术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故此谈一谈自己的难处和体会,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调中益气汤是我之前不太重视的方剂,最先熟悉的当然是补中益气汤。董源有观点认为气虚则湿易随气下沉,即湿滑则阴火易炽。刚开始临床时,我只是片面理解,以为只要补气升阳,就能祛除下焦湿气。方剂当然是刚熟悉的补中益气汤。但四川气虚湿热患者较多,临床上经常用补中益气汤,结果可想而知,自然是屡屡碰壁。随着理论学习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增加,我逐渐意识到补气升阳确实是祛湿的有效方法,但也要看用什么方剂。就补中益气汤而言,主要是治疗单纯性脾虚气崩的方剂,祛湿之功远远不够,甚至有当归等利湿之品,所以对气虚湿重者无效。调中益气汤将白术换成祛湿能力更强的白术,将养血去腻的当归换成芳香健脾的木香,方剂结构有了很大改变。它不仅保留了升麻、柴胡、黄芪、人参、甘草益气升阳的结构,而且白术、陈皮、木香等药材都有运化脾胃湿气的功效,对于脾虚湿盛的人很合适。很多时候我也会去掉甘草或者小剂量使用,毕竟甘味令人有饱腹感,还有助于祛湿。具体使用的时候,我经常把木香换成广藿香,甚至是厚朴,不仅加强了祛湿能力,而且升沉兼具,更符合脾胃的生理。具体用量上,升麻柴胡在5-10克之间,黄芪在8-15克之间。黄芪用量大容易化湿为热,作为升阳药,这个用量也是合适的。一般用人参,5-10克之间,偶尔也用沙参(四川俗称泡参),其性味中空,有健脾益气消食之功,药力虽弱,但很温和,不生湿,用量一般在10-20克之间。党参很少用,此药有补血作用,性质滋补、油腻,加之现在党参假货很多,所以很少用。藿香、白术通常用量在10-20克,厚朴通常用量在5-10克,具体用量主要看舌苔油腻程度。木香也有用,用量5-10克,基本不超过10克。对于舌象,我一般把握舌质淡或淡红,舌苔白腻或黄白腻。如果完全是黄腻,我会根据具体症状和部位考虑选用黄芩、黄连、黄柏,但用量一般不重,三五克即可,只是治标。董源提到“脉弦强缓,深按时,时有干涩感”,坦白说,我从来没有注意过这种脉象,今天翻阅书上才看到。我遇到的最常见的脉象是两寸虚弱,或左寸虚弱,右寸迟滑无力,是气虚之征。我认为脉弱二寸,是上焦阳气不足,或中焦气沉,是补气升阳方,甚至加附子的指征。至于正确与否,还需高人指正。总体来说,我掌握的基本上是有效的。希望以后能掌握这类方剂临床使用中用到或遇到的其他舌脉指征,提高运用董源学术思想的能力。

3. 申请

单用此方治疗脾胃病的病例太多了,因为经常根据具体病情加减,具体的病例我现在记不清了,但我很清楚我用的是调中益气汤,不是别的方子。现在记忆最深刻的病例是调中益气汤与其他几个方子配伍治疗的病例。一个是温胆汤的配伍。从去年冬天到今年年初,我治疗过很多感冒后咳嗽的病人,大人小孩都有,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或黄白腻,脉细弱两寸,或左寸无力,右寸缓滑。都是用升麻、柴胡、黄芪、白参、白术、广藿香、厚朴、陈皮、砂仁、茯苓、枳实、竹叶青等治疗,食欲不振的用广木香或者云木香治疗,效果明显,基本没用止咳药。个人认为只要消除了咳嗽的原因,没必要用大量的止咳药,所以止咳散之类的方剂基本没用过。治疗经历里有的患者是长期咳嗽的人,一般两三剂就能解决问题,直到现在还有患者说去年自己的亲戚咳嗽了几个月也没好,后来来这边吃了几剂药就好了,我想就是用这种方剂治疗的。还有一种就是配合四妙散用。此类病人常有二寸处脉细弱,气虚乏力,舌苔中厚黄腻,下焦之症。如某病人双腿浮肿沉重,下午三点以后逐渐加重,每天下午下班回家就得躺下,行走、做事都困难。给予升麻、柴胡、黄芪、白参、白术、广藿香、厚朴、黄柏、薏苡仁、茯苓,服三剂后症状大为减轻,最近还在治疗中。还有一种就是用方子配合少阳证。其实这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情况。气虚湿盛易致三焦瘀滞,而兼有少阳证,即湿气“在二经表则常兼有少阳三焦”。治法有两种,一是遵小柴胡汤加减,即柴胡的用量大于升麻,如柴胡10克,升麻6克,黄芩5-10克。此法主要用于调中益气方中口苦咽干、脉弦等证。另一种方法是加用猪苓、茵陈,以治淋证。

需要指出的是,气虚患者,尤其是二寸位脉弱,且以下半身症状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不宜用单纯的温和透刺法治疗。这就是董渊在《内外伤混杂论》中告诫的:“今外邪寒湿气盛,由外入体,甚为猛烈,若用温和透刺的药物治疗,病虽痊愈,但犹如屡降屡升,阴盛阳衰,故宜用升阳药。”想想为什么临床上许多慢性前列腺炎病例越治越重,越“消炎”越发阳痿早泄,这可能与不顾正气,只降不升有关。

二维码
扫一扫在手机端查看

本文链接:https://by928.com/6037.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请遵守 《网站协议》
我们凭借多年的网站建设经验,坚持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网络营销化”为宗旨,累计为4000多家客户提供品质建站服务,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如果您有网站建设、网站改版、域名注册、主机空间、手机网站建设、网站备案等方面的需求,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 13761152229,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

项目经理在线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2020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761152229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二维码
微信
线